『媽咪!妳知道圓周率是多少嗎?
這是一個無限小數喔!
那天晚上我在工作室忙著,
二個小朋友正要準備洗澡,
JOHNSON跑到我身邊問我:
『媽咪!妳知道圓周率是怎麼來的嗎?』
『媽咪!妳知道圓面積的計算和長方形面積有很大的關係喔!
面對這一連串的問題,
我只有圓周率勉強答得出來>~
正想著要如何回答他時,
他已經又一溜煙的跑回房問,
我知道其實他不是期待我的答案,
而且這也不是他現在數學課本上的內容,
他只是想跟我分享他的新發現。

不知從何時開始,
我們母子間的對話,
從以前的:
『吃飽了嗎?』、『嗯』
『功課寫完了嗎?』、『完成了』
『房間這麼亂,收拾一下好嗎?』,
OK,等一下就去』

到現在的:
『圓周率』、
『無限小數』、
『面積』,

有一股力量改變了我們的互動,
數學已經成了JOHNSON生活的一部份,
而且是很自然、很喜愛的那一部份,
就像他愛的三國演義、畫畫一樣。
雖然從開始進學校起,
數學就一直形影不離的跟著他,
理當會是生活的一部份,
但一直以來他只視數學為功課的一部份,
有時甚至是討厭的那一部份居多,
因為總有一大堆的數學習題等著他,
加、減、乘、除、畫圈圈、誰在誰的左邊、右邊,
數學是他頭痛的來源之一,
能避多遠就避多遠,
別說是主動的拿起數學課本不可能,
主動的找我一起談論數學,
那更是天方夜謤。

這樣的一股力量,是來自何方?
不是來自我的叨叨唸唸,
也不是來自我的苦苦哀求,
更不是來自學校的規定,
那是來自生活數學的力量,
JOHNSON開始接觸生活數學後,
學會以不同的方式看待數學,
我想這就是生活數學,
帶給JOHNSON的進步,
然而
我無法一一的說明,
他那裡進步了,
綜合而言--觀念改變了、態度也不一樣了。
他知道:
數學並不是只是考卷上的分數,
數學也不是永遠只有一種解答方式,
數學不是算出來的而是思考而來的,
把數學內化為生活的一部份。
這就是一個大大的進步。

記得我在孩子剛出生的時候,
我只有一個簡單的希望,
希望他活在快樂中,
快樂的學習,
但是隨著學校課業的種種,
我好像看到了自己已與當初背道而馳了,
幸而生活數學,
讓我找回了希望孩子快樂學習的初衷。
如果你問我,那他的學校數學成績如何?
我要說的是:
數學的興趣濃厚對我和小孩而言是比較重要的,
當然他的成績也和與趣成正比囉!



『媽咪!1/3化為小數是0.3333333333333……

333..到三天三夜都數不完的無限小數喔!

這次JESSIE也和JOHNSON一起在車子裡0.333的沒完沒了!

我答了腔『這叫循環小數』,

接下來我又聽到一連串的回應~

『分數要化成小數,很多都是無限的小數喔!
『分母是25的分數,可以化為有限小數喔!
『我覺得應該是有一個的規則來說明分數化為小數,
怎樣的數才會變成有限小數, 我需要想一想!

這樣的對話,相信會一直在我們之間產生,
而不久JESSIE也會加入,
雖然我可能會永遠耳根不清靜,

頭腦要隨時隨地的動著,

但是看到沉浸在數學的孩子們,


套句JESSIE的話:
『快樂就愛上了我!

生活數學,也等於快樂生活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NM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